醫道直說

夏日防蚊新攻略!中醫教你如何防治基孔肯雅熱

撰文日期:

2025年8月7日

最後更新日期:

2025年8月7日

瀏覽數: 0

香港

內科

皮膚病

夏日防蚊新攻略!中醫教你如何防治基孔肯雅熱
夏日防蚊新攻略!中醫教你如何防治基孔肯雅熱
夏日防蚊新攻略!中醫教你如何防治基孔肯雅熱

基孔肯雅熱(Chikungunya Fever)是一種由基孔肯雅熱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,透過蚊子(主要是伊蚊,如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)叮咬傳播。此病並不會人傳人,但由於其症狀嚴重且影響深遠,特別是關節疼痛的持續性,對於患者的生活質量構成顯著影響。該病多見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,如非洲、東南亞及南美洲,但近年來隨著氣候變化和全球化,病例已逐漸擴散至其他地區,包括香港在內的亞洲城市也需提高警惕。

基孔肯雅熱的病徵與潛伏期

基孔肯雅熱的症狀通常在感染後2至12天內出現,潛伏期多數為 3至8天

主要症狀包括:

  • 高燒:急性發燒,體溫可達39℃以上。

  • 嚴重關節痛:多發於手腕、膝蓋、踝關節等部位,疼痛劇烈且可能持續數週甚至數月,影響日常活動。

  • 肌肉疼痛:全身肌肉酸痛,特別是四肢。

  • 頭痛與噁心:患者常感頭痛欲裂,伴隨噁心或嘔吐。

  • 疲倦:全身乏力,嚴重影響工作與生活。

  • 紅疹:皮膚上可能出現斑丘疹,多見於軀幹及四肢,伴隨瘙癢。

    部分患者可能在急性期後進入慢性階段,關節疼痛可能持續數月甚至數年,嚴重影響生活質量,因此及早防治至關重要。

現今的治療與預防

目前,基孔肯雅熱尚無特效抗病毒藥物,治療主要以緩解症狀為主,包括:

  • 藥物治療:使用退燒藥控制發燒,使用止痛藥緩解關節與肌肉疼痛。

  • 補充體液:通過口服或靜脈補液,防止脫水。

  • 預防方法: 由於目前香港尚未有註冊的基孔肯雅熱疫苗,防止蚊子叮咬及控制蚊蟲繁殖是關鍵。

預防被蚊子咬具體措施包括:

  • 穿著保護:穿著寬鬆、淺色的長袖上衣及長褲,減少皮膚暴露。

  • 使用驅蚊劑:於外露的皮膚及衣服塗上含避蚊胺(DEET)成分的昆蟲驅避劑。

  • 孕婦及 6 個月或以上的兒童可以使用含避蚊胺成分的昆蟲驅避劑。在一般的情況下,孕婦使用避蚊胺的濃度上限是30%,兒童則為10%。

戶外活動注意事項

  • 避免使用香味濃烈的化妝品或護膚品,以免吸引蚊子。

  • 依照指示重複使用昆蟲驅避劑,確保持續保護。

  • 若同時使用防曬霜,應先塗防曬霜,待乾燥後再塗抹驅蚊劑。

中醫辨證論治

基孔肯雅熱屬「瘟疫」濕溫病範疇,核心病因病機為素體脾虛,外感濕熱疫毒,濕熱鬱結、血熱相博、侵襲經絡。

治療遵循「辨證論治」原則,急性期為清熱解毒,化濕透邪,涼血通絡;恢復期為益氣養陰,調和營衛,蠲痹止痛。

中醫內治法

急性期:清熱解毒、化濕透邪

  • 葛根湯(葛根、麻黃、生薑、桂枝、芍藥、甘草、炙大棗)

  • 白虎加蒼術湯加減(知母、石膏、蒼朮、粳米、甘草)

  • 銀翹散、柴葛解肌湯、藿香正氣散、香薷飲、桂枝茯苓丸

恢復期:祛濕通絡、蠲痹止痛

  • 宣痹湯(防己、杏仁、滑石、連翹、山梔、薏苡、半夏、蠶沙、赤小豆皮)

  • 蠲痹湯加減(當歸、赤芍、薑黃、黃耆、羌活、防風、甘草、生薑、大棗)

  • 生脈散、桂枝湯

以上建議處方按辨證論治原則加減。

中醫外治法

中醫外治法在緩解基孔肯雅熱症狀方面具有獨特優勢,常用方法包括:

  • 針灸:疏通經絡、活血止痛,特別適用於關節疼痛的緩解。

  • 拔罐:針對局部疼痛部位進行拔罐,促進氣血運行,緩解肌肉酸痛。

  • 中藥沐足:使用藥材煮水浸泡雙足,溫經通絡,改善血液循環。

  • 中藥熏洗或濕敷:以藥材煎湯進行局部熏洗或濕敷,幫助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。

中藥驅蚊

中醫藥材在驅蚊方面也有顯著效果,可作為預防基孔肯雅熱的輔助手段:

  • 香囊:將艾葉、丁香、藿香、佩蘭等藥材研磨成粉,裝入布袋製成香囊,隨身佩戴或放置於室內,具有驅蚊、芳香化濕的功效。

  • 中藥噴劑:將金銀花、藿香、紫蘇、薄荷等藥材煎煮後製成噴劑,噴灑於皮膚或居家環境,安全無毒且能有效驅蚊。

  • 中藥熏蒸:在室內燃燒艾葉或丁香,通過藥材的芳香氣味驅趕蚊蟲,同時淨化空氣。

撰文:博愛醫院顧問醫師 辛小恩

基孔肯雅熱的病徵與潛伏期

基孔肯雅熱的症狀通常在感染後2至12天內出現,潛伏期多數為 3至8天

主要症狀包括:

  • 高燒:急性發燒,體溫可達39℃以上。

  • 嚴重關節痛:多發於手腕、膝蓋、踝關節等部位,疼痛劇烈且可能持續數週甚至數月,影響日常活動。

  • 肌肉疼痛:全身肌肉酸痛,特別是四肢。

  • 頭痛與噁心:患者常感頭痛欲裂,伴隨噁心或嘔吐。

  • 疲倦:全身乏力,嚴重影響工作與生活。

  • 紅疹:皮膚上可能出現斑丘疹,多見於軀幹及四肢,伴隨瘙癢。

    部分患者可能在急性期後進入慢性階段,關節疼痛可能持續數月甚至數年,嚴重影響生活質量,因此及早防治至關重要。

現今的治療與預防

目前,基孔肯雅熱尚無特效抗病毒藥物,治療主要以緩解症狀為主,包括:

  • 藥物治療:使用退燒藥控制發燒,使用止痛藥緩解關節與肌肉疼痛。

  • 補充體液:通過口服或靜脈補液,防止脫水。

  • 預防方法: 由於目前香港尚未有註冊的基孔肯雅熱疫苗,防止蚊子叮咬及控制蚊蟲繁殖是關鍵。

預防被蚊子咬具體措施包括:

  • 穿著保護:穿著寬鬆、淺色的長袖上衣及長褲,減少皮膚暴露。

  • 使用驅蚊劑:於外露的皮膚及衣服塗上含避蚊胺(DEET)成分的昆蟲驅避劑。

  • 孕婦及 6 個月或以上的兒童可以使用含避蚊胺成分的昆蟲驅避劑。在一般的情況下,孕婦使用避蚊胺的濃度上限是30%,兒童則為10%。

戶外活動注意事項

  • 避免使用香味濃烈的化妝品或護膚品,以免吸引蚊子。

  • 依照指示重複使用昆蟲驅避劑,確保持續保護。

  • 若同時使用防曬霜,應先塗防曬霜,待乾燥後再塗抹驅蚊劑。

中醫辨證論治

基孔肯雅熱屬「瘟疫」濕溫病範疇,核心病因病機為素體脾虛,外感濕熱疫毒,濕熱鬱結、血熱相博、侵襲經絡。

治療遵循「辨證論治」原則,急性期為清熱解毒,化濕透邪,涼血通絡;恢復期為益氣養陰,調和營衛,蠲痹止痛。

中醫內治法

急性期:清熱解毒、化濕透邪

  • 葛根湯(葛根、麻黃、生薑、桂枝、芍藥、甘草、炙大棗)

  • 白虎加蒼術湯加減(知母、石膏、蒼朮、粳米、甘草)

  • 銀翹散、柴葛解肌湯、藿香正氣散、香薷飲、桂枝茯苓丸

恢復期:祛濕通絡、蠲痹止痛

  • 宣痹湯(防己、杏仁、滑石、連翹、山梔、薏苡、半夏、蠶沙、赤小豆皮)

  • 蠲痹湯加減(當歸、赤芍、薑黃、黃耆、羌活、防風、甘草、生薑、大棗)

  • 生脈散、桂枝湯

以上建議處方按辨證論治原則加減。

中醫外治法

中醫外治法在緩解基孔肯雅熱症狀方面具有獨特優勢,常用方法包括:

  • 針灸:疏通經絡、活血止痛,特別適用於關節疼痛的緩解。

  • 拔罐:針對局部疼痛部位進行拔罐,促進氣血運行,緩解肌肉酸痛。

  • 中藥沐足:使用藥材煮水浸泡雙足,溫經通絡,改善血液循環。

  • 中藥熏洗或濕敷:以藥材煎湯進行局部熏洗或濕敷,幫助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。

中藥驅蚊

中醫藥材在驅蚊方面也有顯著效果,可作為預防基孔肯雅熱的輔助手段:

  • 香囊:將艾葉、丁香、藿香、佩蘭等藥材研磨成粉,裝入布袋製成香囊,隨身佩戴或放置於室內,具有驅蚊、芳香化濕的功效。

  • 中藥噴劑:將金銀花、藿香、紫蘇、薄荷等藥材煎煮後製成噴劑,噴灑於皮膚或居家環境,安全無毒且能有效驅蚊。

  • 中藥熏蒸:在室內燃燒艾葉或丁香,通過藥材的芳香氣味驅趕蚊蟲,同時淨化空氣。

撰文:博愛醫院顧問醫師 辛小恩

  • 本文只作資訊分享,圖片來源自網上並只作參考,並不構成任何廣告、推廣或促銷性質,如有侵權冒犯煩請告知,我們會盡快處理。

  • 圖片來源自網上,以上資訊僅供參考,體質症狀因人而異,建議可找合資格的註冊中醫師咨詢及進行適宜之調理。

  • 以上言論/文章/資訊,純粹資訊性分享,並不代表本台立場與觀點。

  • 所有發佈於平台上之文章及圖片,為平台版權所有,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、複製或引用,侵權必究。

  • 本文只作資訊分享,圖片來源自網上並只作參考,並不構成任何廣告、推廣或促銷性質,如有侵權冒犯煩請告知,我們會盡快處理。

  • 圖片來源自網上,以上資訊僅供參考,體質症狀因人而異,建議可找合資格的註冊中醫師咨詢及進行適宜之調理。

  • 以上言論/文章/資訊,純粹資訊性分享,並不代表本台立場與觀點。

  • 所有發佈於平台上之文章及圖片,為平台版權所有,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、複製或引用,侵權必究。

  • 本文只作資訊分享,圖片來源自網上並只作參考,並不構成任何廣告、推廣或促銷性質,如有侵權冒犯煩請告知,我們會盡快處理。

  • 圖片來源自網上,以上資訊僅供參考,體質症狀因人而異,建議可找合資格的註冊中醫師咨詢及進行適宜之調理。

  • 以上言論/文章/資訊,純粹資訊性分享,並不代表本台立場與觀點。

  • 所有發佈於平台上之文章及圖片,為平台版權所有,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、複製或引用,侵權必究。

以數據為基礎並加以分析去活用、開發及優化我們的中醫服務配套,包括手機應用程式、網站開發及多媒體宣傳推廣。
旨在向大眾推廣香港中醫行業,為推動行業發展出一分力。

醫師匯有限公司 ECWAY LIMITED Copyright 2025© All rights reserved. 台灣地區:統一編號:00531876 稅籍編號:A100320069

職業介紹所牌照號碼:78060

以數據為基礎並加以分析去活用、開發及優化我們的中醫服務配套,包括手機應用程式、網站開發及多媒體宣傳推廣。
旨在向大眾推廣香港中醫行業,為推動行業發展出一分力。

醫師匯有限公司 ECWAY LIMITED Copyright 2025© All rights reserved. 台灣地區:統一編號:00531876 稅籍編號:A100320069

職業介紹所牌照號碼:78060

以數據為基礎並加以分析去活用、開發及優化我們的中醫服務配套,包括手機應用程式、網站開發及多媒體宣傳推廣。
旨在向大眾推廣香港中醫行業,為推動行業發展出一分力。

醫師匯有限公司 ECWAY LIMITED Copyright 2025© All rights reserved. 台灣地區:統一編號:00531876 稅籍編號:A100320069

職業介紹所牌照號碼:7806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