節氣
芒種:生機調理 健脾化濕的節氣
芒種:生機調理 健脾化濕的節氣
撰文日期:
2024年12月30日
最後更新日期:
2024年12月30日
香港
內科
消化不良
頭暈/痛
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,標誌著農作物進入播種與生長的關鍵時期。此時氣溫進一步升高,降水量增多,自然界生機勃發,濕熱之氣也逐漸加重。從中醫角度看,芒種是健脾化濕、養心清熱的重要時節,順應節氣調理身體,有助於平穩過渡至盛夏。
2025年芒種時間:6月5日。
芒種在中醫中的意義
陽氣升發 養心護脾
芒種時節陽氣達到旺盛階段,人體的心火亦隨之增強。心主血脈,若心火過旺,容易出現煩躁、失眠等不適。因此,此時應注重養心清熱,保持心神安定,促進氣血平和。
濕熱加重 健脾祛濕
隨著降雨增多,濕熱之氣容易侵擾脾胃,影響消化與吸收功能。濕熱困脾可能導致食慾不振、倦怠乏力等問題。適當進行健脾化濕調理,能幫助身體更好地應對濕熱挑戰。
芒種養生小貼士
1. 清淡飲食 健脾化濕
芒種飲食應以清淡為主,選擇易消化、具有健脾化濕功效的食材:
蔬菜類:絲瓜、茭白、空心菜,清熱解毒,利尿祛濕。
穀物類:玉米、燕麥、紅薯,能健脾利濕,促進腸胃健康。
清涼水果:西瓜、哈密瓜、梨,消暑清熱,補充水分。
清補湯品:如荷葉瘦肉湯、赤小豆山藥湯,有助於清熱排濕,滋養脾胃。
避免攝取辛辣、油膩或過甜的食物,以免加重濕熱影響。
中藥配伍講究繁複,例如「十八反」與「十九畏」等禁忌,因此建議在使用或配伍中藥前,諮詢合資格的註冊中醫師,以確保用藥安全。
2. 穴位按摩 調和氣血
適當刺激以下穴位,有助於健脾祛濕、養心安神:
內關穴:位於手腕內側,可寧心安神,緩解心火過旺引起的煩躁。
三陰交穴:位於膝蓋下方,有助於調理脾胃,提升免疫力。
陰陵泉穴:位於小腿內側,幫助化濕排毒,緩解濕氣困擾。
3. 起居調節 防濕避暑
保持室內乾燥:芒種時濕氣重,應保持室內通風乾燥,避免潮濕環境影響健康。
適量運動:進行如瑜伽、太極拳或散步等輕柔運動,幫助促進氣血流通,增強身體適應能力。
適當午休:天氣漸熱,適當午休有助於緩解疲勞,提升精力。
芒種期間常見問題與緩解方式
濕熱引起的倦怠與食慾不振
芒種時濕熱之氣可能導致倦怠無力、消化不良等症狀。可食用薏米紅豆湯或冬瓜湯,搭配按摩陰陵泉穴,有助於健脾化濕,改善不適。
心火旺盛導致的失眠
芒種期間若心火過旺,可能影響睡眠質量。可飲用茯苓豬肚湯,搭配按摩內關穴,有助於清心安神,促進良好睡眠。
現代生活中的芒種養生
芒種養生可以結合現代生活方式,幫助身體適應濕熱環境:
飲食清淡:選擇低脂肪、高纖維的健康膳食,避免重口味食物刺激。
規律作息:保持早睡早起,避免熬夜,促進身體自我修復。
情緒管理:利用冥想或深呼吸練習,緩解壓力,保持心情愉快。
芒種是濕熱漸重、陽氣升發的重要節氣。通過清淡飲食、穴位按摩和起居調節,不僅能幫助身體順應季節變化,還能提升整體健康水平。以中醫智慧調養身心,在芒種時節迎接夏季的繁茂與活力。
參考資料:
2025年芒種時間:6月5日。
芒種在中醫中的意義
陽氣升發 養心護脾
芒種時節陽氣達到旺盛階段,人體的心火亦隨之增強。心主血脈,若心火過旺,容易出現煩躁、失眠等不適。因此,此時應注重養心清熱,保持心神安定,促進氣血平和。
濕熱加重 健脾祛濕
隨著降雨增多,濕熱之氣容易侵擾脾胃,影響消化與吸收功能。濕熱困脾可能導致食慾不振、倦怠乏力等問題。適當進行健脾化濕調理,能幫助身體更好地應對濕熱挑戰。
芒種養生小貼士
1. 清淡飲食 健脾化濕
芒種飲食應以清淡為主,選擇易消化、具有健脾化濕功效的食材:
蔬菜類:絲瓜、茭白、空心菜,清熱解毒,利尿祛濕。
穀物類:玉米、燕麥、紅薯,能健脾利濕,促進腸胃健康。
清涼水果:西瓜、哈密瓜、梨,消暑清熱,補充水分。
清補湯品:如荷葉瘦肉湯、赤小豆山藥湯,有助於清熱排濕,滋養脾胃。
避免攝取辛辣、油膩或過甜的食物,以免加重濕熱影響。
中藥配伍講究繁複,例如「十八反」與「十九畏」等禁忌,因此建議在使用或配伍中藥前,諮詢合資格的註冊中醫師,以確保用藥安全。
2. 穴位按摩 調和氣血
適當刺激以下穴位,有助於健脾祛濕、養心安神:
內關穴:位於手腕內側,可寧心安神,緩解心火過旺引起的煩躁。
三陰交穴:位於膝蓋下方,有助於調理脾胃,提升免疫力。
陰陵泉穴:位於小腿內側,幫助化濕排毒,緩解濕氣困擾。
3. 起居調節 防濕避暑
保持室內乾燥:芒種時濕氣重,應保持室內通風乾燥,避免潮濕環境影響健康。
適量運動:進行如瑜伽、太極拳或散步等輕柔運動,幫助促進氣血流通,增強身體適應能力。
適當午休:天氣漸熱,適當午休有助於緩解疲勞,提升精力。
芒種期間常見問題與緩解方式
濕熱引起的倦怠與食慾不振
芒種時濕熱之氣可能導致倦怠無力、消化不良等症狀。可食用薏米紅豆湯或冬瓜湯,搭配按摩陰陵泉穴,有助於健脾化濕,改善不適。
心火旺盛導致的失眠
芒種期間若心火過旺,可能影響睡眠質量。可飲用茯苓豬肚湯,搭配按摩內關穴,有助於清心安神,促進良好睡眠。
現代生活中的芒種養生
芒種養生可以結合現代生活方式,幫助身體適應濕熱環境:
飲食清淡:選擇低脂肪、高纖維的健康膳食,避免重口味食物刺激。
規律作息:保持早睡早起,避免熬夜,促進身體自我修復。
情緒管理:利用冥想或深呼吸練習,緩解壓力,保持心情愉快。
芒種是濕熱漸重、陽氣升發的重要節氣。通過清淡飲食、穴位按摩和起居調節,不僅能幫助身體順應季節變化,還能提升整體健康水平。以中醫智慧調養身心,在芒種時節迎接夏季的繁茂與活力。
參考資料:
相關文章
立春:陽氣生發 順時而養的春季開端
立春:陽氣生發 順時而養的春季開端
雨水:萬物萌動 健脾祛濕的時節
雨水:萬物萌動 健脾祛濕的時節
驚蟄:氣機轉換 化濕養肝的節令
驚蟄:氣機轉換 化濕養肝的節令
春分:陰陽平衡 氣血調和的節氣
春分:陰陽平衡 氣血調和的節氣
清明:清潔調理 健康養生的時節
清明:清潔調理 健康養生的時節
穀雨:春雨滋潤 健脾養肝的節氣
穀雨:春雨滋潤 健脾養肝的節氣
立夏:生陽調理 健康護養的節氣
立夏:生陽調理 健康護養的節氣
小滿:調養健脾 夏季過渡的節氣
小滿:調養健脾 夏季過渡的節氣
夏至:清心降火 平衡調理的節氣
夏至:清心降火 平衡調理的節氣
小暑:清熱養生 健脾防暑的節氣
小暑:清熱養生 健脾防暑的節氣
本文只作資訊分享,圖片來源自網上並只作參考,並不構成任何廣告、推廣或促銷性質,如有侵權冒犯煩請告知,我們會盡快處理。
圖片來源自網上,以上資訊僅供參考,體質症狀因人而異,建議可找合資格的註冊中醫師咨詢及進行適宜之調理。
以上言論/文章/資訊,純粹資訊性分享,並不代表本台立場與觀點。
所有發佈於平台上之文章及圖片,為平台版權所有,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、複製或引用,侵權必究。
本文只作資訊分享,圖片來源自網上並只作參考,並不構成任何廣告、推廣或促銷性質,如有侵權冒犯煩請告知,我們會盡快處理。
圖片來源自網上,以上資訊僅供參考,體質症狀因人而異,建議可找合資格的註冊中醫師咨詢及進行適宜之調理。
以上言論/文章/資訊,純粹資訊性分享,並不代表本台立場與觀點。
所有發佈於平台上之文章及圖片,為平台版權所有,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、複製或引用,侵權必究。
本文只作資訊分享,圖片來源自網上並只作參考,並不構成任何廣告、推廣或促銷性質,如有侵權冒犯煩請告知,我們會盡快處理。
圖片來源自網上,以上資訊僅供參考,體質症狀因人而異,建議可找合資格的註冊中醫師咨詢及進行適宜之調理。
以上言論/文章/資訊,純粹資訊性分享,並不代表本台立場與觀點。
所有發佈於平台上之文章及圖片,為平台版權所有,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、複製或引用,侵權必究。
醫師匯有限公司 ECWAY LIMITED Copyright 2025© All rights reserved. 台灣地區:統一編號:00531876 稅籍編號:A100320069
職業介紹所牌照號碼:74746
醫師匯有限公司 ECWAY LIMITED Copyright 2025© All rights reserved. 台灣地區:統一編號:00531876 稅籍編號:A100320069
職業介紹所牌照號碼:74746
醫師匯有限公司 ECWAY LIMITED Copyright 2025© All rights reserved. 台灣地區:統一編號:00531876 稅籍編號:A100320069
職業介紹所牌照號碼:7474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