節氣

清明:清潔調理 健康養生的時節

清明:清潔調理 健康養生的時節

撰文日期:

2024年12月30日

最後更新日期:

2024年12月30日

瀏覽數: 0

>

>

清明:清潔調理 健康養生的時節

香港

內科

濕疹

消化不良

清明:清潔調理 健康養生的時節
清明:清潔調理 健康養生的時節
清明:清潔調理 健康養生的時節

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,標誌著春天進入繁茂的階段,自然界草木吐翠,生機勃發。此時氣候溫和,但伴隨著春雨頻繁和濕氣加重的特點。從中醫角度看,清明是調理脾胃、化濕祛邪的好時機,注重清潔內外環境,順應節氣變化,能有效提升身心健康。

2025年清明時間:4月4日。

清明在中醫中的意義

清明氣清 陰陽調和

《黃帝內經》提到:「春氣者,養生之道也。」清明時節氣清景明,陽氣逐漸旺盛,自然界的生命活動進入高峰期。此時,人體的肝氣繼續升發,脾胃運化功能也更為活躍。注重陰陽調和、氣血通暢,能幫助身體更好地適應季節變化。

濕氣加重 祛濕健脾

清明期間雨水增多,濕氣容易滯留體內,影響脾胃功能,可能引發食慾不振、倦怠乏力等不適。因此,清明養生需注重化濕祛邪,減輕濕氣對身體的影響,促進健康。

清明養生小貼士

1. 清淡飲食 健脾祛濕

清明飲食宜清淡適量,以健脾利濕、調理腸胃為重點:

  • 蔬菜類:如芹菜、菠菜、春筍,富含纖維,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。

  • 穀物類:如薏米、紅豆、糙米,能化濕健脾,增強身體運化能力。

  • 清香食材:陳皮、茯苓、生薑,適合作為湯品或茶飲,幫助化濕祛邪,提升脾胃功能。

  • 養生湯品:如薏米紅豆湯、山藥蓮子湯,滋補脾胃,改善濕氣滯留的情況。

避免過量攝取辛辣、生冷或過於甜膩的食物,以免加重脾胃負擔,影響消化。

中藥配伍講究繁複,例如「十八反」與「十九畏」等禁忌,因此建議在使用或配伍中藥前,諮詢合資格的註冊中醫師,以確保用藥安全。

2. 穴位調理 調暢氣機

適當按摩以下穴位,有助於健脾祛濕、調理氣血:

  • 陰陵泉穴:位於小腿內側,可利濕健脾,緩解濕氣引起的四肢沉重。
    陰陵泉穴
  • 足三里穴:位於膝蓋下方,有助於增強脾胃功能,提升免疫力。
    足三里穴
  • 太白穴:位於足內側,可調理脾胃,改善食慾不振與腹脹不適。
    太白穴

3. 起居調節 清潔舒暢

  • 保持居室乾燥:清明時節濕氣較重,應注意室內通風,避免長時間處於潮濕環境中。

  • 適度運動:進行如散步、瑜伽或太極拳等輕柔運動,有助於促進氣血循環,增強抵抗力。

  • 清明掃除:順應清明時節的傳統,可進行居家清潔,清除雜物,有助於改善生活環境,提升心情舒適度。

清明期間常見問題與緩解方式

濕氣導致的倦怠乏力

清明時濕氣較重,可能引發疲倦、四肢沉重等不適。可食用薏米紅豆粥,搭配按摩陰陵泉穴,有助於健脾祛濕,緩解濕氣帶來的倦怠感。

呼吸系統敏感

清明期間花粉濃度增加,易引發過敏或呼吸系統不適。適當飲用枇杷葉茶,搭配按摩風池穴,能幫助改善呼吸道不適。

現代生活中的清明養生

清明養生可以融入日常生活,幫助身體適應季節變化:

  • 飲食清淡:選擇低脂、富含纖維的健康膳食,避免過量油膩食物。

  • 環境清潔:注重居家和工作環境的整潔,保持空氣流通,減少濕氣堆積。

  • 心理調節:利用清明踏青或冥想,放鬆身心,緩解工作與生活壓力。

清明是調理脾胃、化濕祛邪的重要節氣。通過清淡飲食、穴位按摩和清潔環境,不僅能幫助身體適應季節變化,也能提升整體健康水平。以中醫智慧調養身心,在清明時節為健康生活注入更多活力。

參考資料:

中醫動 - 二十四節氣

2025年清明時間:4月4日。

清明在中醫中的意義

清明氣清 陰陽調和

《黃帝內經》提到:「春氣者,養生之道也。」清明時節氣清景明,陽氣逐漸旺盛,自然界的生命活動進入高峰期。此時,人體的肝氣繼續升發,脾胃運化功能也更為活躍。注重陰陽調和、氣血通暢,能幫助身體更好地適應季節變化。

濕氣加重 祛濕健脾

清明期間雨水增多,濕氣容易滯留體內,影響脾胃功能,可能引發食慾不振、倦怠乏力等不適。因此,清明養生需注重化濕祛邪,減輕濕氣對身體的影響,促進健康。

清明養生小貼士

1. 清淡飲食 健脾祛濕

清明飲食宜清淡適量,以健脾利濕、調理腸胃為重點:

  • 蔬菜類:如芹菜、菠菜、春筍,富含纖維,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。

  • 穀物類:如薏米、紅豆、糙米,能化濕健脾,增強身體運化能力。

  • 清香食材:陳皮、茯苓、生薑,適合作為湯品或茶飲,幫助化濕祛邪,提升脾胃功能。

  • 養生湯品:如薏米紅豆湯、山藥蓮子湯,滋補脾胃,改善濕氣滯留的情況。

避免過量攝取辛辣、生冷或過於甜膩的食物,以免加重脾胃負擔,影響消化。

中藥配伍講究繁複,例如「十八反」與「十九畏」等禁忌,因此建議在使用或配伍中藥前,諮詢合資格的註冊中醫師,以確保用藥安全。

2. 穴位調理 調暢氣機

適當按摩以下穴位,有助於健脾祛濕、調理氣血:

  • 陰陵泉穴:位於小腿內側,可利濕健脾,緩解濕氣引起的四肢沉重。
    陰陵泉穴
  • 足三里穴:位於膝蓋下方,有助於增強脾胃功能,提升免疫力。
    足三里穴
  • 太白穴:位於足內側,可調理脾胃,改善食慾不振與腹脹不適。
    太白穴

3. 起居調節 清潔舒暢

  • 保持居室乾燥:清明時節濕氣較重,應注意室內通風,避免長時間處於潮濕環境中。

  • 適度運動:進行如散步、瑜伽或太極拳等輕柔運動,有助於促進氣血循環,增強抵抗力。

  • 清明掃除:順應清明時節的傳統,可進行居家清潔,清除雜物,有助於改善生活環境,提升心情舒適度。

清明期間常見問題與緩解方式

濕氣導致的倦怠乏力

清明時濕氣較重,可能引發疲倦、四肢沉重等不適。可食用薏米紅豆粥,搭配按摩陰陵泉穴,有助於健脾祛濕,緩解濕氣帶來的倦怠感。

呼吸系統敏感

清明期間花粉濃度增加,易引發過敏或呼吸系統不適。適當飲用枇杷葉茶,搭配按摩風池穴,能幫助改善呼吸道不適。

現代生活中的清明養生

清明養生可以融入日常生活,幫助身體適應季節變化:

  • 飲食清淡:選擇低脂、富含纖維的健康膳食,避免過量油膩食物。

  • 環境清潔:注重居家和工作環境的整潔,保持空氣流通,減少濕氣堆積。

  • 心理調節:利用清明踏青或冥想,放鬆身心,緩解工作與生活壓力。

清明是調理脾胃、化濕祛邪的重要節氣。通過清淡飲食、穴位按摩和清潔環境,不僅能幫助身體適應季節變化,也能提升整體健康水平。以中醫智慧調養身心,在清明時節為健康生活注入更多活力。

參考資料:

中醫動 - 二十四節氣

  • 本文只作資訊分享,圖片來源自網上並只作參考,並不構成任何廣告、推廣或促銷性質,如有侵權冒犯煩請告知,我們會盡快處理。

  • 圖片來源自網上,以上資訊僅供參考,體質症狀因人而異,建議可找合資格的註冊中醫師咨詢及進行適宜之調理。

  • 以上言論/文章/資訊,純粹資訊性分享,並不代表本台立場與觀點。

  • 所有發佈於平台上之文章及圖片,為平台版權所有,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、複製或引用,侵權必究。

  • 本文只作資訊分享,圖片來源自網上並只作參考,並不構成任何廣告、推廣或促銷性質,如有侵權冒犯煩請告知,我們會盡快處理。

  • 圖片來源自網上,以上資訊僅供參考,體質症狀因人而異,建議可找合資格的註冊中醫師咨詢及進行適宜之調理。

  • 以上言論/文章/資訊,純粹資訊性分享,並不代表本台立場與觀點。

  • 所有發佈於平台上之文章及圖片,為平台版權所有,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、複製或引用,侵權必究。

  • 本文只作資訊分享,圖片來源自網上並只作參考,並不構成任何廣告、推廣或促銷性質,如有侵權冒犯煩請告知,我們會盡快處理。

  • 圖片來源自網上,以上資訊僅供參考,體質症狀因人而異,建議可找合資格的註冊中醫師咨詢及進行適宜之調理。

  • 以上言論/文章/資訊,純粹資訊性分享,並不代表本台立場與觀點。

  • 所有發佈於平台上之文章及圖片,為平台版權所有,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、複製或引用,侵權必究。

以數據為基礎並加以分析去活用、開發及優化我們的中醫服務配套,包括手機應用程式、網站開發及多媒體宣傳推廣。
旨在向大眾推廣香港中醫行業,為推動行業發展出一分力。

醫師匯有限公司 ECWAY LIMITED Copyright 2025© All rights reserved. 台灣地區:統一編號:00531876 稅籍編號:A100320069

職業介紹所牌照號碼:74746

以數據為基礎並加以分析去活用、開發及優化我們的中醫服務配套,包括手機應用程式、網站開發及多媒體宣傳推廣。
旨在向大眾推廣香港中醫行業,為推動行業發展出一分力。

醫師匯有限公司 ECWAY LIMITED Copyright 2025© All rights reserved. 台灣地區:統一編號:00531876 稅籍編號:A100320069

職業介紹所牌照號碼:74746

以數據為基礎並加以分析去活用、開發及優化我們的中醫服務配套,包括手機應用程式、網站開發及多媒體宣傳推廣。
旨在向大眾推廣香港中醫行業,為推動行業發展出一分力。

醫師匯有限公司 ECWAY LIMITED Copyright 2025© All rights reserved. 台灣地區:統一編號:00531876 稅籍編號:A100320069

職業介紹所牌照號碼:74746